返回首页 把 easydg 放到桌面上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已经有 30000+ 位玩家入住 |注册 所有游戏
推荐游戏
bg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何以成为金庸?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何以成为金庸?

发布时间:2018-11-01 10:34:06 来源:简单打怪游戏平台
青春北京
首都视角青年话题赤子情怀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这次真的走了。

直到现在,这则悲痛的消息还在刷屏,共同悼念这位承载着无数华人青春回忆和侠客情怀的老人。
金庸先生的影响力是配得上如此规模的悼念的。老一辈熬夜拿手电筒在被窝里读金庸的书;80后在课堂上包着语文书的书壳看《倚天屠龙记》;90后就算没耐心看书也看过无数经典影视作品,《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在电视上播了又播;运气稍差的00后虽然连改编的影视剧也没碰上几部经典,但是那一款款画面绚丽的手游,把金庸先生努力塑造的“侠客代入感”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如果没有读者,那肯定有金庸影视剧的观众;如果没有影视剧的观众,那一定有仙侠手游的玩家。虽然金庸早已在1972年就已封笔,但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养活了整个华语文学圈、影视圈、游戏圈乃至今天的自媒体圈,被人们称为大侠、英雄、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资料图:金庸作品。唐鸭鸭摄
金庸先生对这些声誉似乎并不感冒,他既不喜欢研究他的“金学”这个词,也不喜欢市面上关于他的一些“传记”,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立传,这辈子也有太多的秘密不方便公开。

然而正如他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必金庸先生自己也知道,以他在华语文化圈的影响力,终归是要面对历史的审视的。
金庸之所以成为金庸,在于他站在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滋养的文化高地上。

与金庸在华语文化圈的巨大影响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作品在西方文化语境中门可罗雀。2004年,《射雕英雄传》推出法文版,只印了1000套,到2011年还没卖完;直到今年,在金庸去世前几个月,英文版的《射雕英雄传》才推出第一卷;以至于在金庸去世的外媒稿件中,西方记者们只能用“哈利波特”+“星球大战”来类比他在华语文化圈的影响力。

为什么金庸的作品“墙内开花墙外不香”?书单君在《金庸“七宗罪”》中一语道破天机:因为他太中国了。
《金庸“七宗罪”》节选截图
正如陶杰所说,金庸小说纵横上下千年历史,穿越江南塞北,奇山秀水,大漠雪原,撷取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自成一个宇宙。认真翻阅,随便一个名字,背后可能就是一部典籍;随便一个招数,背后可能就是一种学派;随便一个情节,背后可能就是一段历史。书单君说,金庸的小说就像一道佛跳墙,将儒家、老庄、易经、佛学、诗词、历史等顶级食材,煲在一起,文火久煎,武火提鲜,付梓后色香味俱全,虽有大补却不是人人可以消受。

读金庸不必饱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但饱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乃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人才能更好地读懂金庸。他把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侠客的爱恨情仇之中,为不同层次的华语读者提供了可浅可深的阅读层面。

至于那句著名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将这种永远无法翻译的中华文化、中华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金庸之所以成为金庸,在于他填补了转型期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空白。

一个事实是,直到金庸先生1972年封笔,他的影响仍然主要局限在港台、东南亚的华人聚集区。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漫长的中国革命以及与中国革命相伴而行的革命文化的退潮,金庸先生的作品开始在内地流传,九十年代趋于极盛,一度到了无人不谈金庸、不谈金庸即意味着文化上的落伍者的地步。
郭松民在《金庸,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空虚》中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理想主义的宏伟蓝图、革命浪漫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文学与文化,以“断崖”的方式急剧退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巨大空白。而空白总是需要填补的,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也就排闼直入。于是,杨子荣、少剑波、洪常青们黯然离场,聚光灯也就转向张三丰、郭靖、甚至葵花宝典。

金庸先生对此其实也并不避讳,他曾说,“我(当时)以小说作为赚钱与谋生的工具,谈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说教青年人,说来惭愧,一直没有鲁迅先生和巴金先生那样伟大的动机。”但在1999年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他又寄语青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似乎又找到了自己在谋生中所坚守的价值理念。
而对曾经习惯了宏大叙事的国人来说,面临单位社会解体带来的原子化焦虑,金庸的武侠价值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抚慰和过渡。
金庸之所以成为金庸,在于他坚守了一位文字工作者的情怀风骨。

作为自媒体中以“金庸”为后台的超级大号,六神磊磊一直没能见到金庸本尊。作为当今媒体圈解读金庸的“超级粉丝”,他认为金庸小说有两句纲领性、灵魂的话:一句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句是“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与古龙不同,金庸笔下的江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绝对主流的价值取向,通过奋斗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江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往往是文章的主角。也正是基于此,一代代中国年轻人读着金庸的小说,找到了在现实中坚持的力量。
一个典型的人物,就是马云。金庸去世后,马云撰文悼念说: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先生赐字“天行”于我,学生终身铭记;‘信不能弃’的告诫,一刻不敢忘;郭靖,黄蓉,行颠,逍遥子,奔雷手,苏荃,语嫣……满满十五部书的花名,托先生之福,常在思过崖行走,在摩天崖争辩,在光明顶见客……(马云的办公室都是以金庸作品中的地名命名)

怜我世人,世人才能认同你。而金庸的十五部作品,又何止激励了马云一人?
“闲时花开”作者刘娜说,那些被人们集体相认的人,都有一张自己的王牌、一身不屈的傲骨、一个热血的大我、一颗朴厚的灵魂、一腔修行的谦卑。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人的寿命终有限,江湖却不会因此而终止,江湖上的侠义,同样不会湮灭。
我们当不了金庸,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手下留情、眼中有爱、胸中有义的人,在自己那片或被铭记或被遗忘的江湖,发出微末而坚韧的光。
编辑|曹 政 校对 |刘 青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家长监护工程
文网文: 京(2018)9972-889号 京ICP备17045206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190580
文化部网络游戏举报和联系电子邮箱:cyc1819@163.com 纠纷处理方式:联系客服或依《用户协议》约定方式处理
CopyRight 0 8 2010 网页游戏平台 All Right Reserved.